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目录
    第21卷第5期目录
    2024, 21(5): 0-0. 
    摘要 ( 326 )   PDF(461KB) ( 28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专家论坛
    药用真菌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现状与思考
    刘天睿, 高海云, 陈瑜鑫, 李瑶, 李慧, 袁媛
    2024, 21(5): 481-488. 
    DOI: 10.19803/j.1672-8629.20240144

    摘要 ( 136 )   PDF(1448KB) ( 96 )  
    目的 综述我国药用真菌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现状,推动药用真菌高质量发展。方法 对我国药用真菌资源分布、种质资源库建设及种质资源保存、种质创新利用等方面进行论述,依据发展现状和远景定位,指出现阶段我国药用真菌资源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发展建议。结果 我国药用真菌资源丰富,分布广泛,但尚有95.1%的真菌种类有待发现、研究和开发利用;药用真菌种质资源的收集与保藏尚不全面,未形成规模化、系统化的保藏中心和管理平台,制约了菌物药产业的发展;药用真菌良种和新品种选育进程较缓慢。结论 药用真菌资源作为我国独特的优势资源,其资源开发与利用仍有很长的路要探索。加大药用真菌种质资源的收集与保护力度、开展物质基础研究和功效评价研究、建立国家药用真菌产业技术体系、加快药用真菌良种和新品种选育等一系列工作迫在眉睫。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药用真菌资源开发与安全应用专栏(一)
    7种常见易发生不良反应真菌的毒性分析及安全应用
    刘天睿, 李瑶, 陈瑜鑫, 李慧, 高海云, 袁媛
    2024, 21(5): 489-495. 
    DOI: 10.19803/j.1672-8629.20240143

    摘要 ( 207 )   PDF(1359KB) ( 141 )  
    目的 综述见手青类、胶陀螺、黑木耳、鹅膏菌类、橘黄裸伞、毛头鬼伞、卷边桩菇7种常见易发生不良反应条件性真菌研究现状,对其毒性成分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安全应用建议,为资源开发及可持续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及相关书籍,对7种常见易发生不良反应真菌的研究现状、功效作用、毒性成分、不良反应等进行总结。结果 7种常见易发生不良反应真菌所含的毒性成分种类复杂,包括多肽、生物碱、氨基酸、低聚异戊二烯类等化合物,可能会引起神经毒性、光敏毒性、胃肠道刺激、双硫仑样反应、溶血性中毒等不良反应,需引起重视。同时,这些真菌富含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具有显著药理活性,部分毒性成分又具开发成抗炎、镇痛、抗抑郁等药的潜力,值得更深入研究及合理开发应用。结论 易发生不良反应真菌亦是重要的药用真菌资源,极具开发价值,目前许多易发生不良反应真菌研究重点多偏重药理作用和毒理作用,其毒力因子及其中毒机制尚未明确,需进一步深入研究,为其开发应用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鹅膏菌毒性成分中毒特征及开发应用研究进展
    陈瑜鑫, 李瑶, 高海云, 李慧, 刘天睿, 袁媛
    2024, 21(5): 496-501. 
    DOI: 10.19803/j.1672-8629.20240123

    摘要 ( 87 )   PDF(1410KB) ( 83 )  
    目的 探究鹅膏菌的毒性成分种类、中毒特征及其在医药和生物学领域内的应用前景,提供客观认识鹅膏菌安全性的新视角,为鹅膏菌的进一步合理开发和安全利用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针对鹅膏菌毒性成分、中毒特征及开发利用的现代研究进行整理、分析和归纳。结果 鹅膏菌主要含有多肽、氨基酸、生物碱等毒性成分,但其成分组成和含量会受品种、使用部位等多种因素影响;中毒特征主要表现为胃肠道症状和急性肝肾损伤。同时毒性成分在抑菌、抗肿瘤、抗炎等药物开发和生物学研究中也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结论 鹅膏菌具有重要的开发价值,了解鹅膏菌毒性成分种类、作用机制和安全剂量,有助于为鹅膏菌的临床安全使用及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毛头鬼伞的本草考证及不良反应研究进展
    高海云,陈瑜鑫,李瑶,李慧,刘天睿,袁媛
    2024, 21(5): 502-506. 
    DOI: 10.19803/j.1672-8629.20240052

    摘要 ( 106 )   PDF(1478KB) ( 72 )  
    目的 探究药用真菌毛头鬼伞的用药历史与现代研究进展,为毛头鬼伞进一步研究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查阅古代本草专著,对毛头鬼伞的名称、产地、形态、药性、功效进行考证,并结合现代文献研究进行深入探索。结果 毛头鬼伞用药历史悠久,其古代名称为鬼盖、地盖、鬼屋等,现代称毛头鬼伞、鸡腿菇。性平、味甘,归胃、心经,主治小儿寒热惊痫证、疔疮肿毒、恶疮、蜈蚣蛇蝎伤。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毛头鬼伞具有抗氧化、抗癌、保护肝脏、抗炎、抗糖尿病、抗菌、抗病毒和抗线虫活性等药理作用。通过系统查阅古今文献发现,毛头鬼伞可能引起双硫仑样反应、胃肠炎型中毒、特应性皮炎患者的皮肤反应、富集重金属等不良反应。结论 通过对毛头鬼伞的本草考证及不良反应进行总结,可为毛头鬼伞的安全利用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美味牛肝菌药理及安全使用研究进展
    高海云, 李瑶, 陈瑜鑫, 李慧, 刘天睿, 袁媛
    2024, 21(5): 507-512. 
    DOI: 10.19803/j.1672-8629.20240069

    摘要 ( 77 )   PDF(1407KB) ( 87 )  
    目的 归纳与总结珍稀野生真菌美味牛肝菌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价,提出安全使用建议。方法 从美味牛肝菌的形态特征、系统发育分析、生物活性成分、药理活性和重金属富集等多方面进行论述。结果 美味牛肝菌子实体中蛋白质、氨基酸、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和矿物元素等含量丰富,所含多糖、酚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新型多功能蛋白等活性成分为其发挥抗氧化、抗炎、抗肿瘤、保肝等药理作用的物质基础,具有优越的药理活性,成为候选药物,临床应用前景开阔。野生美味牛肝菌易富集重金属(Cd、Hg、As和Pb),具有一定的风险,避免采用土地污染地区的野生美味牛肝菌,选择合适的加工方式可有效减少重金属摄入风险。结论 美味牛肝菌具有优越的药用价值,但也存在潜在的安全风险,需注意安全问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阿片类药物合理使用专栏
    阿片类药物全球滥用的监管现状及研究进展
    李文鹏, 刘明煜, 曹颖, 周虎子威, 王胜锋
    2024, 21(5): 513-518. 
    DOI: 10.19803/j.1672-8629.20240196

    摘要 ( 251 )   PDF(1416KB) ( 202 )  
    目的 梳理阿片类药物全球滥用的监管现状及研究进展,为促进药物合理使用,改善滥用者治疗提出建议。方法 系统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PubMed、国际麻醉品管制局、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等网站有关文件,对纳入文献进行汇总和分析。结果 当前国际阿片类药物滥用情况仍不容乐观,目前以国际麻醉品管制局为首的国际机构从政策立法、区域合作、生产交易、预防治疗四个维度提出有效建议并启动了相关行动,同时研究者也从政策、预测滥用风险、滥用者治疗等不同维度开展了相关研究。结论 目前阿片类药物的监管措施及研究无法满足当下阿片类药物的监管需求,未来仍需从加强药物有效监管、预测药物滥用风险、改善成瘾治疗方案等方面深入研究,进一步改善阿片类药物滥用现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阿片类药物需要量的估算方法及应用进展
    李文鹏, 周虎子威, 朱兰, 王胜锋
    2024, 21(5): 519-523. 
    DOI: 10.19803/j.1672-8629.20230607

    摘要 ( 63 )   PDF(1234KB) ( 86 )  
    目的 梳理阿片类药物需要量的估算方法应用现状和问题,为推进合理用药、改善估算方法提出建议。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PubMed、国际麻醉品管制局有关文件,对纳入文献进行汇总和分析。结果 目前国际上估算阿片类药物需求量主要有3种方法,3种方法对数据要求各不相同,各有优缺点。结论 结合现存问题,建议监管部门投入更多资源,持续改善估算方法规则制定和药物数据记录质量;完善药物估算制度,促进阿片类药物的合理使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阿片类药物需要量的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研究进展
    仇景辉, 周虎子威, 曹颖, 李文鹏, 王胜锋
    2024, 21(5): 524-528. 
    DOI: 10.19803/j.1672-8629.20240145

    摘要 ( 65 )   PDF(1424KB) ( 74 )  
    目的 对阿片类药物需要量相关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进行综述,促进阿片类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 检索PubMed、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及有关文件,总结阿片类药物需要量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研究进展,归纳近年来加大合法用途阿片类药物供应的干预措施研究,总结现有研究经验和不足。结果 现有研究主要关注临床措施、患者、社会三大层面的影响因素,存在不一致影响结果;但目前相关研究内容单一,且缺乏对不一致结果的探索,缺乏潜在影响因素及其机制研究;干预层面主要关注阿片类药物供应过程中各环节的干预措施,但目前仍缺乏对某一特定干预措施的研究。结论 有关影响因素的研究,应进一步挖掘不一致结果的原因,从多因素联合分析、细化因素的测量维度、挖掘新的影响因素等角度深入;干预措施方面,应考虑关注干预措施的适用性研究、效果评价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复方甘草口服溶液的应用现状及思考
    曹颖, 周虎子威, 朱兰, 王胜锋
    2024, 21(5): 529-534. 
    DOI: 10.19803/j.1672-8629.20230558

    摘要 ( 166 )   PDF(1599KB) ( 140 )  
    目的 梳理复方甘草口服溶液监管现状并提出建议。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网、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我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及省级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有关文件,对纳入文献进行汇总和分析。结果 当前我国复方甘草口服溶液存在生产制备过程部分不稳定、含量测定标准相对不全面、说明书记载相对不全、药品不良反应临床表现多样等状况。结论 建议参考国内外对类似药物的监管办法优化对复方甘草口服溶液的监管措施;企业规范销售对象与流程;加强医务人员培训、开展科普活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础与临床研究
    枯芩与条芩提取物对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Th17/Treg免疫失衡的调节机制研究
    黄伟, 罗雅琴, 于新阳, 董红敬, 王晓
    2024, 21(5): 535-539. 
    DOI: 10.19803/j.1672-8629.20230566

    摘要 ( 40 )   PDF(1680KB) ( 59 )  
    目的 比较枯芩、条芩提取物对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大鼠模型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因子及转录因子维甲酸相关孤儿受体(ROR-γt)/叉头翼状螺旋转录因子3(Foxp3)表达的影响。方法 50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模型组、枯芩组、条芩组和美莎拉嗪组,每组10只。采用高脂高糖饲料喂养+高度白酒灌胃+5%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fate sodium, DSS)联合诱导法,建立湿热型UC大鼠模型;各组分别于造模第1天开始灌胃给药,枯芩组、条芩组给药剂量均为5.25 g·kg-1·d-1,美沙拉嗪组给药剂量为0.266 g·kg-1·d-1,正常组、模型组灌服等体积生理盐水。连续给药28 d。给药结束后,麻醉大鼠,腹主动脉取血,分离血清,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白介素-6(IL-6)、IL-17A、IL-10、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分离脾脏和结肠组织,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脾脏Th17、Treg细胞比例,计算Th17/Treg比值;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法检测结肠组织ROR-γt、Foxp3 mRNA表达水平;免疫蛋白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结肠组织ROR-γt、Foxp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IL-6、IL-17A、脾脏Th17细胞比例、Th17/Treg、结肠组织ROR-γt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增加(P<0.01),血清IL-10、IL-35、TGF-β1、脾脏Treg细胞比例、结肠组织Foxp3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给药28 d后,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血清IL-6、IL-17A、脾脏Th17细胞比例、Th17/Treg、结肠组织ROR-γt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P<0.05或P<0.01),血清IL-10、IL-35、TGF-β1、脾脏Treg细胞比例、结肠组织Foxp3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P<0.05或P<0.01);与枯芩组比较,条芩组、美沙拉嗪组在降低IL-6、IL-17A,增加IL-10、IL-35、TGF-β1水平,调节ROR-γt mRNA和蛋白表达方面(P<0.05或P<0.01)均优于枯芩组。结论 枯芩、条芩可能通过调控转录因子ROR-γt、Foxp3表达,恢复Th17/Treg免疫失衡,抑制炎症反应,从而保护肠道黏膜屏障受损,发挥治疗湿热型UC的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云药天龙竭分期干预对肺纤维化大鼠肺组织重构和肺功能的影响
    陈冰, 袁德政, 付义
    2024, 21(5): 540-546. 
    DOI: 10.19803/j.1672-8629.20230506

    摘要 ( 31 )   PDF(3774KB) ( 49 )  
    目的 观察天龙竭分期干预对肺纤维化大鼠肺组织重构及肺功能的影响,探讨其干预肺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博来霉素法建立大鼠肺纤维化模型。90只大鼠随机分为9组:空白对照组,模型早期组,模型晚期组,天龙竭早期干预组,天龙竭晚期干预低、中、高剂量组(0.51、1.01、2.02 g·kg-1·d-1),吡非尼酮早期干预组,吡非尼酮晚期干预组。早期干预组与晚期干预组分别于造模后第7天或第14天起灌胃相应药物,连续用药,观察大鼠的生存状态并于造模后第28天取材。以SABC技术检测CD31、CD34在肺组织中的蛋白表达,比色法检测肺组织中Hyp含量,并剥离肺脏计算肺系数,采用动物肺功能仪测定相关肺功能数值,并于腹主动脉取血进行血气分析检测。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天龙竭早期及晚期干预均可降低肺纤维化大鼠肺组织中CD31、CD34的蛋白表达水平(P<0.01,P<0.00 1);早期干预与晚期干预中剂量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晚期干预高、中剂量组与低剂量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吡非尼酮早期及晚期干预均可降低肺纤维化大鼠肺组织中CD31、CD34蛋白表达水平(P<0.05)。天龙竭早期干预与吡非尼酮早期干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天龙竭晚期干预中剂量组与吡非尼酮晚期干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干预组羟脯氨酸含量降低(P<0.05, P<0.01),天龙竭早期干预与吡非尼酮早期干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天龙竭晚期干预中剂量组与吡非尼酮晚期干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模型组比较,天龙竭干预组肺质量及肺系数明显降低(P<0.05,P<0.01)。天龙竭各干预组与吡非尼酮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与模型组比较,天龙竭干预组可升高FVC、FEV200、FEV200/FVC值(P<0.05,P<0.01,P<0.001),降低FRC值(P<0.001)。结论 天龙竭早期及晚期干预均可有效降低肺纤维化大鼠肺组织中CD31及CD34表达,早期干预更有意义;天龙竭可降低肺组织中Hyp含量,降低肺系数,改善肺通气功能,与吡非尼酮干预无明显差异。提示天龙竭可通过调节肺纤维化大鼠肺组织重构,从而阻抑肺纤维化进程。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养血安胎方调节自噬改善复发性自然流产小鼠子宫内膜上皮细胞间质转化及蜕膜化的作用研究
    姚伟洁, 闫仕祺, 袁偲偲, 贡磊磊, 冯欣
    2024, 21(5): 547-552. 
    DOI: 10.19803/j.1672-8629.20240061

    摘要 ( 36 )   PDF(1861KB) ( 51 )  
    目的 探讨养血安胎方调节自噬改善复发性自然流产(RSA)小鼠子宫内膜上皮细胞-间质转化(EMT)及蜕膜化的作用。方法 构建肾虚血瘀型RSA小鼠以及正常妊娠小鼠,正常妊娠小鼠分别腹腔注射2 mg·kg-1雷帕霉素(Rapa)溶液或15 mg·kg-1 3-甲基腺嘌呤(3-MA)溶液进行干预;另设置相同方法处理的RSA小鼠、Rapa及3-MA干预的小鼠组,并同时灌胃给药浓度为28.08 g·kg-1的养血安胎溶液进行干预,收集小鼠子宫内膜。通过Western blot法测定小鼠子宫内膜EMT相关蛋白E-cadherin、Vimentin、N-cadherin和Fibronectin的表达,以及蜕膜化相关蛋白BMP2、HOXA10、PRL和IGFBP1的表达。结果 与正常妊娠组比较,RSA组小鼠子宫内膜中E-cadherin的蛋白表达显著增加,Vimentin、N-cadherin、Fibronectin、BMP2、HOXA10、PRL和IGFBP1的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Rapa组小鼠子宫内膜中E-cadherin的蛋白表达显著增加,Vimentin、N-cadherin、Fibronectin、BMP2、HOXA10、PRL和IGFBP1的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3-MA组小鼠子宫内膜中E-cadherin的蛋白表达显著降低,HOXA10的蛋白表达显著增加。与RSA组比较,RSA+养血安胎组小鼠子宫内膜中E-cadherin的蛋白表达显著降低,Vimentin、N-cadherin、Fibronectin、BMP2、HOXA10、PRL和IGFBP1的蛋白表达均显著增加。与Rapa组比较,Rapa+养血安胎组小鼠子宫内膜中E-cadherin的蛋白表达显著降低,Vimentin、N-cadherin、Fibronectin、BMP2、HOXA10、PRL和IGFBP1的蛋白表达均显著增加。结论 养血安胎方能够抑制自噬,从而促进妊娠小鼠子宫内膜的EMT及蜕膜化过程,降低流产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中医方剂大辞典》的雷丸组方用药规律分析
    李瑶, 陈瑜鑫, 高海云, 李慧, 刘天睿, 袁媛
    2024, 21(5): 553-558. 
    DOI: 10.19803/j.1672-8629.20240030

    摘要 ( 47 )   PDF(1702KB) ( 72 )  
    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方法探究《中医方剂大辞典》中雷丸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 以《中医方剂大辞典》为信息源,梳理含雷丸的方剂,构建雷丸方药数据库;采用文献分析和数据挖掘方法,探讨雷丸的增效减毒及其方剂主治病症类型、药物配伍情况;利用关联规则分析探寻其在常见病中的配伍特点;使用皮尔逊相关性分析发掘药-证的相关性,总结其用药规律。结果 含有雷丸方剂的剂型主要为丸剂和散剂,高频用药为槟榔、大黄、木香等,与雷丸配伍的主要为驱虫药、泻下药及理气药等,且味多为苦、辛,归胃经、脾经。其中“槟榔-雷丸”出现的药对配伍频数最高,其次是“大黄-雷丸”“木香-雷丸”;雷丸方剂的主治病症为虫积的频数最高,其次为疳证、积滞等。皮尔逊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治疗虫积配伍槟榔、木香、使君子、芜荑、鹤虱等;治疗疳证配伍胡黄连、黄连、青皮等;治疗积滞配伍神曲、陈皮、牵牛子、三棱等。结论 雷丸与槟榔等配伍可加强杀虫消积的功效;与胡黄连、大黄等配伍可增加泻下攻积的作用,以上可能会引起轻微的胃肠道不良反应;与陈皮、神曲等配伍可保护胃黏膜,减轻胃肠不良反应。但雷丸毒性物质基础研究等未见报道,仍需深入研究,为雷丸临床应用提供更确切的基础。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拉考沙胺治疗4岁以下癫痫患儿疗效、安全性与血药浓度的相关性研究
    于静, 帕拉提·热合曼, 赵婷, 冯继荣, 孙岩, 何磊
    2024, 21(5): 559-562. 
    DOI: 10.19803/j.1672-8629.20240018

    摘要 ( 59 )   PDF(1485KB) ( 72 )  
    目的 评估拉考沙胺(LCM)治疗4岁以下癫痫患儿的疗效、安全性与血药浓度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纳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儿童医院2019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期间190例使用LCM治疗的癫痫患儿,收集个人资料、记录LCM血药浓度、疗效及药品不良反应。分析疗效、安全性和血药浓度的相关性。结果 LCM治疗有效率为77.37%,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58%。LCM血药浓度预判疗效的准确性[曲线下面积(AUC)(95%CI)=0.532(0.440~0.623)]高于给药剂量[AUC(95%CI)= 0.525(0.422~0.628)]。癫痫患儿LCM稳态血药浓度参考区间为1.50~14.65 μg·mL-1。发生不良反应患儿的LCM血药浓度显著高于未发生不良反应组患儿[(7.93±3.90)μg·mL-1 vs(6.44±3.10)μg·mL-1,P<0.05]。结论 LCM治疗4岁以下癫痫患儿的疗效和安全性均较好,可用于临床癫痫治疗。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安全与合理用药
    吡拉西坦制剂安全性风险分析及思考
    刘翠丽, 吴晨, 王涛
    2024, 21(5): 563-566. 
    DOI: 10.19803/j.1672-8629.20230381

    摘要 ( 152 )   PDF(1414KB) ( 151 )  
    目的 分析吡拉西坦制剂安全性风险,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2004年1月1日至2023年3月31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数据库中吡拉西坦制剂的不良反应发生特点及临床表现进行汇总;对2000年1月至2023年3月31日国内文献数据库相关不良反应报道进行整理;对国内风险控制措施进行分析。结果 2004年1月1日至2023年3月31日,共有吡拉西坦制剂不良反应病例报告40 675例,其中严重病例1 922例(4.7%)。口服制剂不良反应病例报告5 360例,其中严重不良反应报告55例,新的不良反应报告429例。注射制剂不良反应病例报告35 315例,其中严重病例1 865例(5.3%)。结论 吡拉西坦制剂可致过敏性休克等严重不良反应,临床应用需注意并做好相关防治措施,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应加强不良反应监测与评价的主体责任,及时完善吡拉西坦制剂说明书安全性信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真实世界数据研究注射用伏立康唑致急性肾损伤的危险因素建立预测模型及验证
    王书波, 焦婷婷, 董洪亮, 王百聆, 李辉
    2024, 21(5): 567-571. 
    DOI: 10.19803/j.1672-8629.20230530

    摘要 ( 75 )   PDF(1564KB) ( 86 )  
    目的 基于真实世界数据,分析注射用伏立康唑发生急性肾损伤(AKI)的危险因素,建立预测模型并进行内部验证和外部验证,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20年1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在某院注射用伏立康唑治疗 ≥ 3 d,且年龄 ≥18岁患者的病历资料。其中2023年1月1日之前出院的患者作为建模组,之后的患者作为验证组。提取患者的基本信息、实验检查指标、临床诊断、联合用药等数据。根据是否发生AKI将患者分为AKI组和非AKI组。采用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法分析注射用伏立康唑致AKI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ROC曲线下面积(AUC)及Hosmer-Lemeshow检验(H-L检验)评估区分度和校准度,并进行内部验证和外部数据验证检验该模型的价值。结果 共625例(男性371例,女性254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建模组489例(男性296例,女性193例),发生AKI 87例;验证组136例(男性75例,女性61例),发生AKI 32例。建模组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血流感染、肾脏疾病、心血管疾病、使用利尿剂是发生AKI危险因素,肌酐清除率(CrCl)和血清白蛋白(Alb)是保护因素。用上述影响因素建立 Logistic 回归方程,经变换后得到预测因子Y=0.735X1+0.707X2+0.701X3+0.683X4-0.062X5-0.008X6X1~X6分别表示使用利尿剂、心血管疾病、肾脏疾病、血流感染、Alb、CrCl。经 ROC 曲线分析验证,模型组 AUC为0.750(95%CI:0.692~0.808, P<0.001),H-L检验χ2值为7.535,P=0.480;验证组 AUC 为 0.821(95%CI:0.749~0.893, P<0.001),H-L检验χ2值为13.924,P=0.084,提示该模型具有较好的区分度。模型的约登指数最大值为 0.389,对应ROC 曲线切点最佳值为-0.976,敏感度为56.3%,特异度为82.6%。k折交叉验证提示该模型的准确率较好(Accuracy=0.823),一致性较低(Kappa=0.191)。结论 CrCl、Alb、血流感染、肾脏疾病、心血管疾病、利尿剂是注射用伏立康唑发生AKI的独立影响因素。基于这6个变量建立AKI的预测模型具有一定的区分度,可在一定程度上辅助临床治疗决策,有利于临床安全用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美国VAERS数据库的肝、肾移植受者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不良事件分析
    武一,何金阳,王晓剑,周效竹,刘冉佳,郭明星,赵莹,代文迪,崔向丽
    2024, 21(5): 572-579. 
    DOI: 10.19803/j.1672-8629.20230771

    摘要 ( 79 )   PDF(1466KB) ( 92 )  
    目的 通过对美国疫苗不良反应事件报告系统(vaccine adverse event reporting system,VAERS)中肝、肾移植受者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后的不良反应数据进行挖掘,分析其具体特征,为器官移植受者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提供安全性数据参考。方法 提取2020年12月18日到2023年5月24日VAERS数据库中肝、肾移植患者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相关不良事件数据,用比例失衡法统计分析不良事件报告基本情况,对例数大于3的不良事件进行筛选和系统-器官分类分析。结果 共收集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13个系统-器官分类的不良反应报告,肝移植253例,肾移植817例,常见不良反应为头痛、疲劳、发热、寒战、肢体疼痛、头晕、咳嗽、腹泻等。其中临床需关注新的不良反应有急性肾损伤、心房纤颤、丙氨酸转氨酶升高、移植排斥反应、病情加重、血氧饱和度降低等。结论 通过VAERS系统对肝、肾移植患者接种疫苗后不良反应数据挖掘,检测出多个值得关注的新的不良反应,为进一步开展移植患者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美国FAERS数据库的乳腺癌患者使用阿贝西利不良事件分析
    苏小涵, 曾姣, 李雪, 刘礼鑫, 侯令密, 李金穗
    2024, 21(5): 580-586. 
    DOI: 10.19803/j.1672-8629.20240131

    摘要 ( 122 )   PDF(1492KB) ( 141 )  
    目的 分析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数据库)的乳腺癌患者使用阿贝西利的药品不良事件(ADE),为乳腺癌患者合理使用阿贝西利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检索FAERS 2017年10月1日至 2023年9月30日乳腺癌患者使用阿贝西利相关的ADE,按《监管活动医学词典》(medical dictionary for regulatory activities, MedDRA)、系统-器官分类(system organ class, SOC)和首选术语(preferred term, PT)进行分类,采用报告比值比法(reporting odds ratio, ROR)、比例报告比值法(proportional reporting ratio, PRR)、贝叶斯置信区间神经传播网络法(bayesian confidence interval neural propagation network method, BCPNN)和多重伽马-泊松收缩估计法(multi-item gamma poisson shrinker, MGPS)挖掘并分析可疑风险信号。结果 排除重复后,检索时段中使用阿贝西利的ADE共5 579份,通过筛选分析,共计得到46个有效信号,主要涉及16个SOC。发生频次前3位ADE分别为腹泻、药物无效和脱水;信号强度前3位ADE分别为治疗反应丧失、乳品不耐受和皮下气肿。此外,还发现说明书未提及的肾小管坏死、肾损伤、睡眠障碍(失眠型)、纵隔积气、多形性红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19个可疑信号需给予关注。结论 在使用该药时,除密切观察患者可能出现说明书提及的ADE外,还应针对可能会出现的肾小管坏死、肾损伤等说明书中未提及的 ADE进行重点监测,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
    中药常山、蜀漆古今文献考证
    胡晓祯, 马丽娜, 何婷, 顾媛媛, 赵薇, 郑长辉, 叶祖光, 曹俊岭
    2024, 21(5): 587-593. 
    DOI: 10.19803/j.1672-8629.20240070

    摘要 ( 63 )   PDF(1492KB) ( 63 )  
    目的 探究常山、蜀漆的基原、产地、性味归经、功效、毒性特点,以期为常山、蜀漆的研究与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以第5版中华医典数据库、读秀数据库、中医智库在线古籍数据库为检索范围,考证常山、蜀漆的基原、产地、性味归经、功效、毒性,同时结合现代文献研究进行分析。结果 发现常山、蜀漆别名较多,分布广泛,喜阴凉湿润环境,以四川产量最大,质量最优。常山的性味与归经在历代古籍中未发现明显变化,但蜀漆性味记载存在分歧,且归经论述较少,未得统一。古籍载常山、蜀漆功效多为截疟、涌吐,现代药理研究发现两者还具有抗球虫、抗肿瘤、解热、降压、抗流感病毒等药理作用。但因两者均存在一定毒性,为保证安全用药,传统多通过炮制及配伍进行减毒存效,现代多从其活性成分本身的结构修饰及致毒机理实现减毒增效。结论 古今文献梳理发现常山及蜀漆,除截疟外还具有抗肿瘤等多种药理活性,研发前景良好,但囿于其存在一定的毒性,制约了其临床应用,传统临床多通过炮制、配伍减毒存效,现代学者尝试通过结构修饰和改变给药途径减毒增效,为其减毒增效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七情配伍理论的补骨脂药对配伍规律研究进展
    王晓艳, 陈小菲, 张辉, 张明亮, 吴娅丽, 杨柳青, 唐进法, 李伟霞
    2024, 21(5): 594-600. 
    DOI: 10.19803/j.1672-8629.20230758

    摘要 ( 90 )   PDF(1454KB) ( 88 )  
    目的 基于中药七情配伍理论归纳补骨脂药对配伍规律,为补骨脂临床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古籍与现代文献检索与分析,从相须相使、协同增效、相畏相杀、减毒降副,配伍禁忌三方面总结补骨脂配伍规律。结果 基于七情配伍理论探析补骨脂药对的配伍规律,补骨脂常用相须相使药对为肉豆蔻、蛇床子、小茴香、益智仁、肉桂、吴茱萸、巴戟天、杜仲、骨碎补、仙茅,常用相畏相杀药对为胡桃仁、生地黄、五味子、赤芍,相恶、相反禁忌药对有甘草、淫羊藿。结论 总结了常与补骨脂配伍的药对,为临床遣方用药提供思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