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某院皮肤科门诊猴痘患者临床特征与用药治疗分析
刘静, 闫会文, 赵兴云, 袁柳凤, 赵天威, 张伟, 伦文辉
2024, 21(12):
1337-1342.
DOI: 10.19803/j.1672-8629.20240660
摘要
(
135 )
PDF(1491KB)
(
101
)
目的 分析北京市某医院皮肤科门诊诊断为猴痘(Mpox)患者的临床特征与用药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3年6月1日至2024年6月15日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皮肤科门诊诊断为猴痘的51例患者就诊情况,总结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用药治疗。结果 51例猴痘患者均为男性,年龄18~57岁,年龄中位数为33(30,40)岁,发病前均有男男性接触史,患者潜伏期为1~30 d,中位数7 d,最常见临床表现为皮疹(51/51,100.00%),其次为发热(31/51,60.78%)。原发皮疹为丘疱疹或脓疱样皮疹,主要表现为脓疱的中央坏死结痂,皮疹分布局限在生殖器、肛周的患者24例(24/51,47.06%);首发皮疹为全身泛发的脓疱疹的12例(12/51,23.53%);先局部发疹而后发展至全身的15例(15/51,29.41%)。51例患者中31例出现发热(31/51,60.78%),20例未出现发热(20/51,39.22%),患者发热与皮疹出现的先后顺序并不相同。在所有猴痘患者中,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阳性者32例(32/51,62.75%),HIV阴性19例,HIV阳性者中处于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阶段(CD4+ T淋巴细胞<200个/μL)2例(2/51,3.92%),其中1例死亡。梅毒血清学阳性25例(25/51,49.02%)。治疗以对症治疗为主,39例(39/51,76.47%)采用对症支持治疗,包括外用和口服抗感染药物(如夫西地酸乳膏、聚维酮碘溶液、伐昔洛韦、头孢丙烯等),12例患者未应用任何药物治疗,除1例死亡外,大多数结局良好。结论 猴痘患者以男男性接触人群为主,临床表现以脓疱疹伴中央坏死结痂为主,部分患者伴有发热,AIDS患者合并猴痘可造成死亡,大部分患者采用抗感染药物对症治疗后预后良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