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目录
    第21卷第12期目录
    2024, 21(12): 0-0. 
    摘要 ( 464 )   PDF(443KB) ( 39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专家论坛
    靶点钩钓技术在中药药理与毒理研究中的应用与展望
    陈思祎, 生立嵩, 孙蓉
    2024, 21(12): 1321-1328. 
    DOI: 10.19803/j.1672-8629.20240700

    摘要 ( 251 )   PDF(1661KB) ( 161 )  
    目的 综述近年来靶点钩钓技术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针对中药成分复杂、靶点成分不明的现状,探讨靶点钩钓技术在中药药理学、中药毒理学的研究意义,突破机制复杂造成的中医药现代化研究瓶颈。方法 检索近15年来中医药领域靶点钩钓相关文献,总结常用靶点钩钓技术研究方法,分析这些技术在揭示中药药效、毒性靶点方面的研究优势与局限性。结果 目前中医药领域应用的靶点钩钓技术类型以亲和钩钓为主,常与质谱等多种技术联用,用于中药药效成分/毒性成分在明晰效毒机制基础上的直接作用靶点研究。但该技术难以应用于构效关系紧密的小分子或对复杂中药体系进行快速、无偏倚蛋白质靶点鉴定;现有研究对中医药理论的诠释尚薄弱,后续验证研究或深入挖掘方面也缺少与中医药理论的深入融合。结论 靶点钩钓技术从分子层面上为解析中药作用机制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也为中药“效-毒”整合研究从效毒物质与作用靶点上提供了研究策略,下一步应充分挖掘中医药理论,从整体、系统角度对其研究予以验证与升华,以期为中药“效-毒”整合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猴痘合并HIV/AIDS感染的临床诊治与药物研究进展
    任秉青, 范子博, 张袁媛, 张伟, 陈志海
    2024, 21(12): 1329-1336. 
    DOI: 10.19803/j.1672-8629.20240827

    摘要 ( 183 )   PDF(1392KB) ( 132 )  
    目的 综述猴痘合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治疗现状及预防策略,以提高临床对该类患者的识别与诊治能力。方法 针对合并HIV/AIDS感染的猴痘患者流行病学和临床特点,从药物作用机制、现阶段研究等对治疗猴痘药物及疫苗进行总结。结果 2022年以来猴痘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暴发流行,HIV感染者是猴痘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目前无特效疫苗和特异性治疗药物,一些小分子药物(特考韦瑞、西多福韦、布林西多福韦)、牛痘免疫球蛋白和疫苗(改良痘苗病毒安卡拉株、复制缺陷型天花疫苗)在研究和临床试验阶段表现出良好的抗病毒效力。结论 猴痘合并HIV/AIDS感染的病例在全球疫情中占有较高比例,小分子抗病毒药物、免疫球蛋白和预防性疫苗接种可用于患者进行治疗。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猴痘临床研究及用药治疗分析专栏
    某院皮肤科门诊猴痘患者临床特征与用药治疗分析
    刘静, 闫会文, 赵兴云, 袁柳凤, 赵天威, 张伟, 伦文辉
    2024, 21(12): 1337-1342. 
    DOI: 10.19803/j.1672-8629.20240660

    摘要 ( 135 )   PDF(1491KB) ( 101 )  
    目的 分析北京市某医院皮肤科门诊诊断为猴痘(Mpox)患者的临床特征与用药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3年6月1日至2024年6月15日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皮肤科门诊诊断为猴痘的51例患者就诊情况,总结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用药治疗。结果 51例猴痘患者均为男性,年龄18~57岁,年龄中位数为33(30,40)岁,发病前均有男男性接触史,患者潜伏期为1~30 d,中位数7 d,最常见临床表现为皮疹(51/51,100.00%),其次为发热(31/51,60.78%)。原发皮疹为丘疱疹或脓疱样皮疹,主要表现为脓疱的中央坏死结痂,皮疹分布局限在生殖器、肛周的患者24例(24/51,47.06%);首发皮疹为全身泛发的脓疱疹的12例(12/51,23.53%);先局部发疹而后发展至全身的15例(15/51,29.41%)。51例患者中31例出现发热(31/51,60.78%),20例未出现发热(20/51,39.22%),患者发热与皮疹出现的先后顺序并不相同。在所有猴痘患者中,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阳性者32例(32/51,62.75%),HIV阴性19例,HIV阳性者中处于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阶段(CD4+ T淋巴细胞<200个/μL)2例(2/51,3.92%),其中1例死亡。梅毒血清学阳性25例(25/51,49.02%)。治疗以对症治疗为主,39例(39/51,76.47%)采用对症支持治疗,包括外用和口服抗感染药物(如夫西地酸乳膏、聚维酮碘溶液、伐昔洛韦、头孢丙烯等),12例患者未应用任何药物治疗,除1例死亡外,大多数结局良好。结论 猴痘患者以男男性接触人群为主,临床表现以脓疱疹伴中央坏死结痂为主,部分患者伴有发热,AIDS患者合并猴痘可造成死亡,大部分患者采用抗感染药物对症治疗后预后良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猴痘中医古籍与8例猴痘患者中医治疗及用药研究
    赵蕊, 辛晓丽, 肖婷月, 石晓琳, 王妍, 田霞, 张伟
    2024, 21(12): 1343-1349. 
    DOI: 10.19803/j.1672-8629.20240466

    摘要 ( 105 )   PDF(1348KB) ( 192 )  
    目的 复习“猴痘”中医古籍文献,认识并讨论猴痘中医病名、病因和病机及疾病辨证论治,以期为猴痘中医临床治疗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针对猴痘病症,系统梳理中医古籍相关文献,并对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2023年6月29日至2024年2月5日收治的8例猴痘患者病因病机、治则治法、分阶段辨证论治、药理分析、中医外治进行分析。结果 在对猴痘病症的中医临床研究中,发现猴痘病理机制与临床表现与中医传统理论中的“疫病”“痘疹”范畴高度契合,且病症类似天花,进一步总结出猴痘的病因病机为外感时行疫毒,湿热蕴于肺脾两经。根据猴痘病程,将猴痘分为初期、出疹7 d左右、出疹14 d以上。根据不同病程阶段提出治宜疏风清热,解表透疹,健脾祛湿,扶正祛邪。分别采用芍药桂枝甘草汤合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四君子汤和柴葛解肌汤加减治疗、八珍汤合防风通圣散加减治疗。此外,同时配合雷火灸和中药溻渍等中医外治法,表里兼治,既调和内在病机,同时又祛邪,改变正气与邪气之间的变化趋势,达到干预病情治疗疾病的目的。结论 根据猴痘不同时期的疾病特点提出解表透疹、健脾祛湿、扶正祛邪的中医药治疗思维,并给予中医药治疗,取得一定临床效果,为今后猴痘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外阴、肛周病变为主的猴痘临床治疗与用药分析
    包蕾, 李继科, 唐容, 张玲, 程德云, 张伟, 罗槑
    2024, 21(12): 1350-1356. 
    DOI: 10.19803/j.1672-8629.20240046

    摘要 ( 88 )   PDF(1451KB) ( 168 )  
    目的 研究以外阴、肛周病变为主的猴痘病例临床特征及中西医结合临床治疗的疗效,并进行用药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3年6月29日至2023年7月31日在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住院治疗并康复出院的以外阴、肛周病变为主的43例猴痘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共收治猴痘患者56例,其中43例患者以外阴、肛周病变为主,均为男性,平均年龄(31.37±5.47)岁(19岁~42岁),其中35例(81.40%)为男男性行为者,6例(13.95%)为双性性行为者,2例(4.65%)为正常男女性行为者;16例(37.21%)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27例(62.79%)未感染HIV;33例(76.74%)首发皮疹在会阴、肛周,其中27例疱疹数量大于10个;C反应蛋白明显升高[平均为(30.43±25.23)mg·L-1];经中西医结合临床治疗后平均住院时间(8.98±2.72)天;疱液吸收时间平均为(4.44±1.86)天、痂皮完全脱落时间(8.95±2.73)天,19例(44.19%)遗留瘢痕。进一步比较HIV感染者与非HIV感染者临床资料发现,HIV感染者中疱疹数目更多,C反应蛋白更高,CD3+CD4+ T淋巴细胞计数更低[(431.40±220.67) vs (719.58±274.04),P<0.01],使用抗生素比例更高(15/1 vs 18/9,P<0.05)。结论 同性性行为或双性性行为者在目前猴痘患者中所占比例高,首发皮疹多在会阴、肛周,伴HIV感染的患者病情相对非HIV 感染者较重、恢复较慢,对以生殖器、肛周皮疹或溃疡就诊的患者应重视猴痘筛查,根据患者皮疹伴皮肤感染、皮疹伴肛周脓肿、皮疹伴肛周溃疡或感染、皮疹伴痔疮伴感染、皮疹伴扁桃体炎、皮疹伴支气管炎或肺炎等情况制定适宜的用药计划,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猴痘可取得较好疗效。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何首乌质量及安全性评价专栏(三)
    基于传统鉴别特征的何首乌质量评价研究进展
    杨颜榕, 康帅, 李妍怡, 马双成, 魏锋, 王芳, 汪祺
    2024, 21(12): 1357-1362. 
    DOI: 10.19803/j.1672-8629.20240343

    摘要 ( 95 )   PDF(1454KB) ( 196 )  
    目的 阐明何首乌性状及显微特征与其质量的相关性,建立科学评价何首乌质量的方法。方法 通过查阅文献和相关资料书籍,综述何首乌历史沿革和基原性状,明确有关赤白何首乌、云锦花纹、木心等性状特征与其质量的关联。结果 何首乌的正品基原应为蓼科植物何首乌(Polygonum multifonum Thunb.)的块根。何首乌木心的概念即断面中央木部或中央形成层环呈一圆形,云锦花纹和木心与其质量存在相关性。即云锦花纹明显、无木心的药材有效成分含量较高,云锦花纹小或无云锦、有木心的药材有效成分含量较低。结论 对于何首乌的赤白仍然存在争议,未能统一,由于现有的研究不充分,无法明确将何首乌的性状与质量建立起关联,还需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何首乌饮片表面特征的数字表征及与化学成分含量的相关性研究
    杨颜榕, 石佳, 李妍怡, 魏锋, 马双成, 王芳, 汪祺
    2024, 21(12): 1363-1370. 
    DOI: 10.19803/j.1672-8629.20240559

    摘要 ( 68 )   PDF(2098KB) ( 75 )  
    目的 对何首乌饮片表面特征进行数字化表征,并探究何首乌饮片表面特征色度值与其5个主要化学成分含量的相关性,建立一种基于其表面特征色度值,即饮片表面颜色初步判断何首乌药材质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体视荧光显微镜对何首乌不同部位的表面特征进行图像采集,利用Photoshop CS6(中文版)获取色度值R、G、B、L*、a*、b*;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法(UPLC-QQQ-MS/MS)测定何首乌中二苯乙烯苷、大黄素、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大黄素甲醚、大黄素甲醚-8-O-β-D-葡萄糖苷5个成分的含量,应用聚类分析(HCA)、单因素方差分析以及Pearson相关性分析方法分析何首乌色度值与5个成分含量的相关性。结果 HCA结果显示不同产地的何首乌饮片聚为3类,分别是饮片断面颜色为浅黄白色、黄棕色与红棕色,表明不同产地何首乌饮片颜色有差异;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断面不同颜色的何首乌饮片二苯乙烯苷和大黄素的含量具有显著差异:宏观上,何首乌饮片断面颜色浅黄白色者二苯乙烯苷含量较高,断面颜色呈黄棕色者大黄素含量较高,饮片断面呈红棕色者二苯乙烯苷和大黄素含量较低。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何首乌饮片皮部色度值与相关含量也存在一定规律,何首乌饮片皮部色度值a与大黄素甲醚含量呈负相关关系。结论 该方法具有准确性、便捷性;色度值量化为何首乌的经验鉴别提供了数据支撑,揭示饮片断面颜色与何首乌中相关化学成分的关联性是对何首乌传统鉴别经验的科学阐释,更是传统经验与现代科学的有机结合。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何首乌饮片性状探讨化学成分组织分布特征
    汪祺, 杨颜榕, 李妍怡, 谢晶鑫, 魏锋, 马双成, 王芳, 石佳
    2024, 21(12): 1371-1376. 
    DOI: 10.19803/j.1672-8629.20240808

    摘要 ( 80 )   PDF(1494KB) ( 67 )  
    目的 分析不同性状特征的何首乌饮片化学成分组织蓄积差异,明确性状特征、化学成分及组织间的差异及相关性。方法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法(UPLC-QQQ-MS/MS)测定何首乌饮片不同组织中反式-2,3,5,4'-四羟基二苯乙-2-O-β-D-葡萄糖苷、大黄素、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大黄素甲醚和大黄素甲醚-8-O-β-D-葡萄糖苷5个化学成分的含量,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Pearson相关性分析等统计方法比较化学成分在不同性状特征的何首乌4个组织分布特点,及其与不同组织的相关性。结果 反式-2,3,5,4'-四羟基二苯乙-2-O-β-D-葡萄糖苷均明显蓄积在栓皮中;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5个化学成分在不同性状特征的何首乌中组织分布均存在显著差异;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广东高州、广东德庆和云南曲靖产地的何首乌中5个化学成分含量与部位均有显著相关(P<0.05);云南曲靖产地的何首乌中央和云锦的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呈正相关(P<0.05);广东高州产地的何首乌栓皮与云锦的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呈负相关(P<0.05),中央与云锦的二苯乙烯苷呈正相关(P<0.05)。结论 明确了化学成分在不同性状特征何首乌的组织中的分布规律,为何首乌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物质基础结合HepaRG细胞实验探究何首乌肝损伤成分
    李妍怡, 文海若, 杨颜榕, 马双成, 汪祺
    2024, 21(12): 1377-1381. 
    DOI: 10.19803/j.1672-8629.20240427

    摘要 ( 82 )   PDF(1666KB) ( 89 )  
    目的 通过不同批次何首乌样品细胞毒性的差异,探究其潜在肝损伤成分。方法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法(UPLC-QQQ-MS/MS)对何首乌成分进行定量检测,运用聚类分析法(Hierarchical Cluster Analysis, HCA)对22批何首乌样品进行聚类;以HepaRG细胞半数抑制浓度(Half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IC50)为指标,对不同类别何首乌样品进行毒性评价,获取不同组别毒性差异。随后,通过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 OPLS-DA)揭示肝细胞毒性作用与何首乌物质基础的相关性,筛选毒性差异成分。结果 22批样品可依据共有化合物分为A、B、C 3组。HepaRG细胞结果表明,3组间毒性作用B组<A组<C组。不同毒性A、B、C组间OPLS-DA模型判别率良好,得到3个变量重要性投影(Variable Importance in Projection,VIP)>1的潜在毒性成分。结论 不同组别何首乌样品,存在毒性差异,其中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儿茶素可能为潜在毒性成分。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药治疗脑卒中研究进展专栏
    中药复方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研究进展
    刘文杰, 高圆圆, 白雪
    2024, 21(12): 1382-1387. 
    DOI: 10.19803/j.1672-8629.20240654

    摘要 ( 98 )   PDF(1427KB) ( 190 )  
    目的 综述中药复方在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研究,为开展更多中药复方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临床与实验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检索从建库至2024年10月20日中国知网、PubMed数据库,对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中药复方进行归纳和分析。结果 临床表明补阳还五汤、星蒌承气汤、桃红四物汤等中药复方在临床上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有较好疗效。结论 中药复方在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但研究相对薄弱、临床研究和大规模试验方面存在不足,缺乏多样本、高质量的临床试验,需加大研究力度。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药调控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研究进展
    刘苏杰, 闫嘉鹤, 阮佳鑫, 王晨, 王晓凡, 刘树民, 白雪
    2024, 21(12): 1388-1392. 
    DOI: 10.19803/j.1672-8629.20240653

    摘要 ( 72 )   PDF(1358KB) ( 114 )  
    目的 综述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IS)所发挥的作用,总结中药复方及单体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对IS发挥治疗作用的机制。方法 通过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对现有中药复方及其单体进行归纳总结,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预测。结果 中药可以通过靶向调控Wnt/β-Catenin信号通路,通过抗炎、抗氧化应激、抗神经细胞凋亡及促进血管生成等方面有效减轻IS导致的脑损伤,为IS的治疗提供新思路。结论 在对IS的治疗过程中,中药可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发挥治疗效果,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及其机制仍需更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缺血性脑卒中模型研究进展
    刘柘君, 唐田, 谭天阳, 白雪
    2024, 21(12): 1393-1397. 
    DOI: 10.19803/j.1672-8629.20240637

    摘要 ( 78 )   PDF(1476KB) ( 88 )  
    目的 深入了解缺血性脑卒中的疾病机制、评估治疗效果和预测预后结果。方法 综述缺血性脑卒中研究中的临床模型、药理模型(包括体内和体外)以及其他新兴模型的最新研究内容。结果 通过梳理缺血性脑卒中相关临床模型,发现其研究主要聚焦于风险预测、预后评估和治疗决策支持;药理模型在机制探索和药物筛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新兴的计算机模型和多组学模型为个体化治疗和精准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结论 尽管现有的缺血性脑卒中模型在研究中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面临着临床相关性、模型整合和转化应用等挑战。未来研究应致力于提高模型的准确性和普适性,加强多学科合作,促进基础研究向临床实践的转化,进一步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诊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中医药治疗脑缺血机制研究
    郑恩琪, 白雪
    2024, 21(12): 1398-1404. 
    DOI: 10.19803/j.1672-8629.20240595

    摘要 ( 76 )   PDF(1923KB) ( 73 )  
    目的 探索近20年来基于我国中医药治疗脑缺血机制的发展趋势和研究热点,为未来的研究方向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2000年1月1日至2023年6月1日,基于中医药治疗脑缺血机制相关国内文献,分析自噬和血管新生相关的脑缺血机制文献。结果 共收录3 346篇文献。年度发表文献数量呈持续增长趋势。机构合作网络图谱涉及654所机构,以中医药类大学或研究所为主。脑缺血机制相关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于凋亡、炎症、氧化应激、自噬和血管新生等机制,研究对象有血脑屏障、海马、线粒体、神经元等,研究手段针刺、中药等。结论 国内脑缺血机制研究在过去20年中稳步发展,且大多数研究在中医药领域,下一步应对治疗脑缺血的优势中医药物进行临床和循证医学分析,找到优势组方和经典药物,为中医药治疗脑缺血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药复方治疗出血性脑卒中研究进展
    刘柘君, 唐田, 谭天阳, 白雪
    2024, 21(12): 1405-1410. 
    DOI: 10.19803/j.1672-8629.20240636

    摘要 ( 88 )   PDF(1368KB) ( 88 )  
    目的 探究近年来中药复方治疗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和作用机制,进一步挖掘中药复方更多潜在应用价值。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从建库至2024年8月中药复方治疗脑卒中相关文献,梳理、归纳和总结中药复方治疗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进展。结果 临床研究表明,益髓破血方、活血化瘀中药汤剂等中药复方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减轻脑水肿,促进康复,提高生活质量。其机制研究揭示,中药复方可能通过多靶点、多途径作用,发挥包括保护神经元、改善脑血管通透性、改善微循环、减少炎症反应、减轻氧化应激、抑制细胞凋亡、焦亡和铁死亡等药理学作用。结论 中药复方有望在出血性脑卒中的综合治疗中发挥更大作用,为患者提供更加个体化、精准化的治疗选择,但目前研究多为小样本观察性研究,证据级别有限。未来需要开展更多高质量的临床研究,进一步验证中药复方治疗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法规与管理研究
    药品检查关键绩效指标建立研究
    宋福鱼, 曹轶
    2024, 21(12): 1411-1414. 
    DOI: 10.19803/j.1672-8629.20240777

    摘要 ( 204 )   PDF(1287KB) ( 193 )  
    目的 建立药品检查关键绩效指标(KPI)的识别模型和KPI示例,为药品检查机构制定药品检查KPI提供参考。方法 对世界卫生组织(WHO)全球基准评估工具(GBT)中药品监管绩效指标(KPI)进行归纳,研究逻辑模型在KPI识别和制定中的应用。结果 建立药品检查KPI的识别模型,提出药品检查KPI识别维护的8个模块,并利用该模型制定药品检查和检查能力的KPI示例。结论 药品检查KPI的识别模型提供了KPI建立方法学和标准,为药品检查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改进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安全与合理用药
    毒性药材专题知识库构建及应用
    李小阳, 王贻琳, 许静, 佟琳, 翟敏, 蒋文博, 何燕贤, 雷蕾, 游云
    2024, 21(12): 1415-1418. 
    DOI: 10.19803/j.1672-8629.20240705

    摘要 ( 130 )   PDF(1283KB) ( 162 )  
    目的 探讨建立毒性药材知识库,为安全使用中药材提供参考。方法 研究采用知识图谱存储结构结合可视化技术组织毒性药材的毒性靶器官、毒性剂量等信息,搭建毒性药材可视化平台。结果 研究构建的毒性药材专题知识库对毒性药材、含有毒性药材的中成药和毒性成分的毒性实验报道分别进行系统汇总,实现毒性药材知识整合和数据关联性的提高。结论 本平台将为有毒中药的应用研究、发展和传承提供数据服务支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儿童和青少年抑郁障碍用药处方趋势及不良反应分析
    张龙瑛, 楼莉峰, 游倩, 魏语冰, 蔡艳, 李斌
    2024, 21(12): 1419-1424. 
    DOI: 10.19803/j.1672-8629.20240664

    摘要 ( 189 )   PDF(1421KB) ( 179 )  
    目的 探讨真实世界儿童和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临床用药情况,分析药物选择和发展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分析2019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福建省福能集团总医院心理门诊诊治的儿童和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的人口学特征、用药品种、治疗方案及不良反应等。结果 共收集2 550例儿童和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用药处方,涉及14 597张西药处方,共46 583条用药信息。16~18岁人数明显大于10~12岁和13~15岁组,患者平均年龄逐年下降,女性多于男性;用量排名前5位的精神科药物依次为舍曲林、阿普唑仑、喹硫平、奥氮平和阿立哌唑;治疗方案以多种精神科药物联用(>80%)为主,主要是抗抑郁药+抗精神病药(30.81%)、抗抑郁药+抗精神病药+镇静催眠药和抗焦虑药(26.69%)。药品不良反应累及系统-器官主要有胃肠系统疾病、代谢及营养疾病、精神系统疾病等。结论 门诊儿童和青少年抑郁障碍主要使用以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类药物为主的抗抑郁药,其中舍曲林用量最大,但用量呈逐年下降趋势,治疗方案以单一抗抑郁药为主,通常与苯二氮䓬类镇静催眠药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联合使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美国FAERS数据库的左甲状腺素钠片不良事件信号挖掘与分析
    陈崇泽, 周甜雨, 孙思曼, 郭姝姝, 靳洪涛
    2024, 21(12): 1425-1431. 
    DOI: 10.19803/j.1672-8629.20240036

    摘要 ( 387 )   PDF(1426KB) ( 161 )  
    目的 分析和挖掘左甲状腺素钠片的药品不良事件(ADE),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Adverse Event Reporting System, FAERS)数据库,收集自2015年第一季度至2023年第二季度以左甲状腺素钠片为首要怀疑药物有关的ADE数据。采用报告比值比法(Reporting Odds Ration, ROR)、比例报告比值法(Proportional Reporting Ratio, PRR)、贝叶斯置信区间神经传播网络法(Bayesian Confidence Interval Neural Propagation Network Method, BCPNN)和多重伽马-泊松收缩估计法(Multi-item Gamma Poisson Shrinker, MGPS)筛选ADE的有效信号。结果 共收集到以左甲状腺素钠片为首要怀疑药物的ADE报告271 356例,主要报告人群为女性(198 219份,73.05%);报告年龄分布以18~85岁患者居多(62.46%);挖掘出左甲状腺素钠片ADE信号5 991个,排除非ADE信号后得到3 371个信号,累及系统-器官20个。报告例次数排名前5位的首选术语(PT)是疲劳(22 511例次)、恶心(17 591例次)、腹泻(16 400例次)、头痛(15 043例次)和呼吸困难(12 866例次)。报告信号强度排名前5位的PT是新生儿坏疽(ROR=267.57, IC025=4.66)、支气管结石症(ROR=187.30, IC025=267.57)、谐音联想(ROR=107.03, IC025=267.57)、反式三碘甲腺原氨酸升高(ROR=89.19, IC025=4.42)、游离甲状腺素指数下降(ROR=80.27, IC025=4.38); 对产生ADE信号进行二次筛选,新生儿风险信号强度排名前3位的PT分别为新生儿坏疽、新生儿肠扩张、新生儿甲状腺毒症;结石风险信号强度排前3位PT分别为支气管结石症、脑结石、鹿角状结石;共发现说明书未记载的ADE信号146个,主要表现在各类检查、胃肠系统疾病、感染及侵染类疾病、各类神经系统疾病、良性和恶性及性质不明的肿瘤等。结论 左甲状腺素钠片在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中有潜在新生儿、结石、感染及继发性肿瘤ADE风险,建议服用左甲状腺素钠片的患者进行临床多学科随访。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
    基于肝脂调控和肝毒性的大黄蒽醌机制研究进展
    刘颖, 宋绪钰, 孙蓉
    2024, 21(12): 1432-1440. 
    DOI: 10.19803/j.1672-8629.20240693

    摘要 ( 87 )   PDF(1638KB) ( 116 )  
    目的 针对肝脂代谢异常疾病,细分大黄的效-毒物质基础,对大黄蒽醌的肝脂调控及其肝毒性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治疗肝脂代谢异常疾病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检索建库至2024年9月5日使用中国知网、PubMed、Web of Science、Wiley、Google scholar等数据库,对各数据库所收录近10年内发表的有关大黄蒽醌调控肝脂及其导致肝毒性相关文献进行检索,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整理和总结。结果 大黄蒽醌中的大黄素、大黄酸、大黄酚、芦荟大黄素、大黄素甲醚为大黄调控肝脂的物质基础,其作用机制主要与降低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相关I型胶原蛋白、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的表达、抑制肝纤维化,降低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表达水平、抑制肝脏氧化,降低白细胞介素-1α(Interleukin-1α,IL-١α)、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等炎症介质的表达、减轻肝脏炎症等相关。同时,蒽醌类化合物的肝毒性作用机制主要与改变线粒体膜电位、破坏氧化磷酸化通路;增加ROS水平、引起细胞内氧化应激;引起胆红素代谢异常等相关。结论 大黄蒽醌类化合物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来调控肝脂代谢和诱发肝毒性。因此,应进一步探究大黄蒽醌类化合物在改善肝脂代谢相关疾病中的安全剂量范围,尽量减少潜在风险,以期优化其临床应用并获得更广泛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