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目录
    目录
    2023, 20(4): 0-0. 
    摘要 ( 110 )   PDF(471KB) ( 19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前沿分析方法在药品质量评价中的应用专栏
    高效液相-纳克级激光计数检测器联用法测定注射用兰索拉唑中葡甲胺的含量
    杨茜, 惠艳春, 王晨, 张现化, 许明哲
    2023, 20(4): 361-364. 
    DOI: 10.19803/j.1672-8629.20230045

    摘要 ( 172 )   PDF(1431KB) ( 261 )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纳克级(水凝粒子)激光计数检测器(HPLC-NQAD)联用法测定注射用兰索拉唑中助溶剂辅料葡甲胺的含量。方法 采用HPLC-NQAD联用,色谱柱使用CAPCELL PAK CR 1∶4(2.0 mm ×150 mm,5 μm);以流动相(A)(5 mmol·L-1甲酸铵- 2%乙腈)和流动相(B)(50 mmol·L-1甲酸铵- 50%乙腈)梯度洗脱;流速0.3 mL·min-1;柱温40℃;进样量5 μL;NQAD参数设定:蒸发温度35℃,雾化温度30℃,氮气压力30 psi。结果 供试品中的葡甲胺和其他成分能够良好分离,在1.0 ~100.0 µg·mL-1范围内,葡甲胺的浓度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9.96%,精密度RSD为1.01%。结论 该方法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可实现注射用兰索拉唑中无紫外吸收辅料葡甲胺的高灵敏检测。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儿童口服液体制剂中抑菌剂苯甲酸钠和山梨酸钾的含量
    周远华, 伍良涌, 张立雯, 董顺玲, 姚尚辰, 许明哲, 张现化
    2023, 20(4): 365-369. 
    DOI: 10.19803/j.1672-8629.20230094

    摘要 ( 114 )   PDF(1350KB) ( 577 )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筛查分析儿童口服液体制剂中抑菌剂苯甲酸钠和山梨酸钾。方法 采用Ecosil C18(250 mm×4.6 mm,5 μm)色谱柱,以0.02 mol·L-1乙酸铵溶液-乙腈(95∶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25 nm,流速为1.0 mL·min-1。结果 苯甲酸钠和山梨酸钾分别在1.082~108.2 μg·mL-1(r=1.000 0)和1.140~114.0 μg·mL-1(r=1.000 0)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分别为0.220 9 和0.202 1 ng,定量限分别为0.736 4 ng和0.673 8 ng;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4%和100.7%,RSD分别为0.4%(n=9)和0.5%(n=9);分析15个品种共21批样品,检出的苯甲酸钠和山梨酸钾均在参考限度范围。结论 本实验建立的分析方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适用性好,可用于不同类型儿童口服液体制剂的质量控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琥珀酸美托洛尔中潜在的环氧乙烷类基因毒性杂质含量测定研究
    刘春亮, 刘小琼, 张磊, 朱克旭, 曹杰永, 王晨, 许明哲, 张现化
    2023, 20(4): 370-373. 
    DOI: 10.19803/j.1672-8629.20230071

    摘要 ( 111 )   PDF(1549KB) ( 121 )  
    目的 对琥珀酸美托洛尔中潜在的环氧乙烷类基因毒性杂质含量进行测定。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琥珀酸美托洛尔中含有环氧乙烷结构的杂质XI含量。色谱柱采用Wondasil C18-WR柱(250 mm×4.6 mm, 5.0 μm),以流动相A为缓冲液(取磷酸二氢钾2.72 g,高氯酸钠一水合物6.13 g,加水1 000 mL溶解后,用1.0 mol·L-1氢氧化钠溶液调pH值至6.0),流动相B为甲醇的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进样量40 μL,柱温30℃,检测波长280 nm。结果 杂质XI在线性范围为0.852 3~6.818 3 μg·mL-1内,r=0.999 9,检测限浓度为0.426 1 μg·mL-1,定量限浓度为0.852 3 μg·mL-1,平均回收率为94.21%。结论 本研究准确可靠、专属性强且重现性好,可为琥珀酸美托洛尔中潜在的环氧乙烷类基因毒性杂质的质量控制和安全性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普卢利沙星3种晶型的制备、表征与稳定性研究
    黄茵茵, 张立雯, 刘静, 陈静, 周远华, 许明哲, 姚尚辰, 王晨, 张现化
    2023, 20(4): 374-378. 
    DOI: 10.19803/j.1672-8629.20230093

    摘要 ( 75 )   PDF(1568KB) ( 83 )  
    目的 研究普卢利沙星的多晶型特征,为该药晶型杂质成分的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制备了普卢利沙星的3种晶型(晶型Ⅰ、晶型Ⅱ和晶型Ⅲ),采用粉末X射线衍射法、红外光谱法、差示扫描量热分析、拉曼光谱法对普卢利沙星3种晶型进行了表征分析,并通过混悬实验探索3种晶型之间的转化规律及稳定性关系。结果 粉末X射线衍射法、红外光谱法、差示扫描量热分析、拉曼光谱法均能有效区分普卢利沙星的3种晶型,晶型间的稳定性关系为晶型Ⅰ>晶型Ⅱ>晶型Ⅲ。结论 本实验建立的分析方法为普卢利沙星晶型控制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础与临床研究
    板蓝根中外源性有害残留的全面检查及风险评估
    聂黎行, 陈佳, 张烨, 赵慧, 戴忠, 马双成
    2023, 20(4): 379-382. 
    DOI: 10.19803/j.1672-8629.20210658

    摘要 ( 129 )   PDF(1301KB) ( 149 )  
    目的 对板蓝根中外源性有害残留进行全面检查和风险评估,为板蓝根的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仪和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仪测定33种禁用农药,免疫亲和柱-高效液相色谱-柱后光化学衍生法测定4种黄曲霉毒素,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测定5种重金属及有害元素,离子色谱法测定二氧化硫,并采用靶标危害系数法对安全风险做出评估。结果 64批样品中33种禁用农药和黄曲霉毒素B1、B2、G1、G2均未检出。二氧化硫低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规定限度(150 mg·kg-1),64批样品及板蓝根品种中二氧化硫和Pb、Cd、As、Hg、Cu的靶标危害系数均远低于1。基于风险评估结果提出板蓝根中Pb、Cd、As、Hg、Cu的限度分别为2、1、2、0.2、20 mg·kg-1。结论 板蓝根中外源性有害残留风险低。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HPLC法测定不同产地生何首乌和不同炮制工艺制首乌中顺(反)式二苯乙烯苷含量
    王雪婷, 杨建波, 高慧宇, 宋云飞, 程显隆, 辜冬琳, 王莹, 马双成, 魏锋
    2023, 20(4): 383-387. 
    DOI: 10.19803/j.1672-8629.20210925

    摘要 ( 69 )   PDF(1421KB) ( 75 )  
    目的 比较不同产地何首乌及不同炮制工艺制何首乌中顺(反)二苯乙烯苷含量的变化,探究其炮制减毒增效的作用机制,为何首乌质量控制及饮片炮制标准研究提供数据参考,以期降低临床用药风险。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何首乌和制何首乌中顺(反)式二苯乙烯苷(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的含量。结果 不同批次何首乌和制何首乌中顺(反)式二苯乙烯苷含量范围分别为27.23~358.19 μg·g-1和10.30~52.00 mg·g-1。结论 本方法操作简单,准确度高,重复性好,可以用于何首乌和制何首乌中顺(反)式二苯乙烯苷含量测定。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纸喷雾离子化质谱快速筛查复杂基质中的西格列汀
    宋东宁, 刘静, 张才煜, 刘阳, 何兰, 张庆生
    2023, 20(4): 388-391. 
    DOI: 10.19803/j.1672-8629.20220163

    摘要 ( 63 )   PDF(1345KB) ( 62 )  
    目的 建立一种用于快速筛查复杂基质中西格列汀的纸喷雾离子化质谱(PSI-MS)方法。方法 采用 PSI-MS 技术,优化喷雾电压、喷雾溶剂、色谱纸尖至质谱锥孔距离、进样方式等实验参数,对复杂基质中的西格列汀进行快速筛查,并通过内标法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 每个样品检测时间小于1 min,西格列汀在0.1~10 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 r2 为0.999 8,加样回收率实验结果在 94%~109%,并且RSD均小于5%。结论 本方法操作简便、前处理简单、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复杂基质中西格列汀的快速识别及定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氯氮平中基因毒性杂质
    石慧, 赵振坤, 王淑玲
    2023, 20(4): 392-396. 
    DOI: 10.19803/j.1672-8629.20220426

    摘要 ( 84 )   PDF(1548KB) ( 95 )  
    目的 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测定氯氮平中基因毒性杂质。方法 采用Inert Sil-ODS-3(75 mm×4.6 mm×3 mm)色谱柱;以0.1%甲酸水溶液和乙腈为流动相,流速为0.7 mL·min-1;质谱采用ESI负离子模式,进行多反应监测。结果 通过外标法计算,邻氨基苯甲酸、环合物缩合物和环合物酸析物分别在20~100、0.16~3.2、0.48~3.2 ng·mL-1范围内线性良好;低(80%)、中(100%)、高(120%)3个浓度的加样回收率为90.8%~117.2%,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9%~12.8%;检测限范围为0.08~10 ng·mL-1,邻氨基苯甲酸、环合物缩合物和环合物酸析物的定量限分别是20、0.16、0.48 ng·mL-1。不同批次样品检测结果均低于限度值。结论 本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可靠,适用于氯氮平中基因毒性杂质检测。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月季花饮片标准汤剂的制备与质量评价研究
    李宁, 姜晓娅, 张泽昭, 高乐, 王鑫国, 刘晓明
    2023, 20(4): 397-402. 
    DOI: 10.19803/j.1672-8629.20220717

    摘要 ( 78 )   PDF(1429KB) ( 85 )  
    目的 建立月季花饮片标准汤剂的质量评价方法,为月季花标准汤剂的应用和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 采收不同产地的月季花饮片共15批并制备成标准汤剂,将金丝桃苷和异槲皮苷选定为定量检测指标计算出膏率及转移率,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特征图谱,并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软件对特征图谱进行分析。结果 15批月季花标准汤剂出膏率范围为16.32%~23.22%,金丝桃苷的转移率为27.57%~45.42%,异槲皮苷的转移率为34.38%~49.71%;11个共有特征峰被标定,其中4个色谱峰被指认,与对照图谱相比较,其相似度均>0.90。结论 建立了简便、稳定、可行的月季花饮片标准汤剂的制备和质量评价方法,可为月季花饮片标准汤剂的制备和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天然产物EM-E-11-4逆转人口腔上皮癌细胞KBV200多药耐药作用及其机制
    黄巍, 吴瑞卿, 孙华, 石建功, 刘潜
    2023, 20(4): 403-408. 
    DOI: 10.19803/j.1672-8629.20220534

    摘要 ( 53 )   PDF(1450KB) ( 63 )  
    目的 考察无毒浓度千金烷二帖化合物EM-E-11-4对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介导人口腔上皮癌多药耐药(multi-drug resistance,MDR)的逆转作用并检测其对P-gp功能的影响。方法 MTT比色法测定EM-E-11-4对人口腔上皮癌KB及其具有多药耐药株表型的KBV200 细胞的细胞毒活性,采用维拉帕米为参比药,非细胞毒剂量EM-E-11-4(2.5、5、10 µmol·L-1)与3种常用抗癌药合用考察其逆转肿瘤多药耐药的作用,并计算逆转倍数。EM-E-11-4对P-gp的转运功能采用阿霉素蓄积实验检测。EM-E-11-4对基础与维拉帕米诱导的P-gp ATPase活性采用P-gp-GloTM试剂盒检测。结果 EM-E-11-4能够有效逆转P-gp介导的KBV200的多药耐药,并具有良好的剂量依赖关系。10 µmol·L-1 EM-E-11-4能够逆转KBV200细胞对紫杉醇、长春新碱和阿霉素3种抗癌药物的耐药作用,逆转倍数分别为33.8、36.4、20.1。无细胞毒作用的EM-E-11-4对P-gp的转运功能有显著抑制作用,并且能够增加阿霉素在肿瘤细胞内的蓄积,具有良好的浓度依赖性。同时,EM-E-11-4能明显抑制维拉帕米刺激的重组P-gp的ATPase活性。结论 EM-E-11-4能逆转P-gp介导的肿瘤多药耐药,其作用机制与抑制P-gp的转运功能有关,为其临床治疗口腔上皮癌肿瘤多药耐药提供了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纤维状α-突触核蛋白聚集体激活NLRP3炎症小体的机制研究
    马一丹, 闫加庆, 楚世峰, 张钊, 刘杨波, 陈乃宏, 彭灿
    2023, 20(4): 409-415. 
    DOI: 10.19803/j.1672-8629.20220710

    摘要 ( 62 )   PDF(1804KB) ( 128 )  
    目的 探索纤维状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聚集体激活NLRP3炎症小体诱导神经炎症的机制。方法 构建纤维状α-synuclein聚集体,采用纤维状α-synuclein聚集体刺激BV-2小胶质细胞,检测白介素(IL)-1β、IL-18、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相关炎症因子和NLRP3、caspase-1、ASC等蛋白的表达和mRNA水平评价NLRP3炎症小体激活;采用乳酸脱氢酶释放(LDH)实验检测细胞焦亡的发生。机制研究部分,检测Toll样受体(TLR)2和TLR4的激活,并分别加入TLR2和TLR4抑制剂C29和TAK-242检测对纤维状α-synuclein聚集体诱导的NLRP3炎症小体激活的影响及核转录因子-κB(NF-κB)的入核情况。结果 Western blot和硫黄素T染色实验结果显示,纤维状α-synuclein聚集体成功制备。纤维状α-synuclein聚集体刺激BV-2小胶质细胞24 h后可激活NLRP3炎症小体,表现为IL-1β释放增加,相关蛋白NLRP3、caspase-1表达升高,NLRP3、ASC和IL-1β的mRNA水平显著增加,且核内NF-κB蛋白表达显著增加。LDH实验显示,纤维状α-synuclein聚集体不引起BV-2小胶质细胞焦亡。机制研究表明,纤维状α-synuclein聚集体可显著激活TLR2,但对TLR4表达无显著影响。TLR2抑制剂C29可显著抑制纤维状α-synuclein聚集体诱导的NLRP3炎症小体激活,但TLR4抑制剂TAK-242对α-synuclein聚集体诱导的NLRP3炎症小体激活无显著影响。结论 纤维状α-synuclein聚集体可激活NLRP3炎症小体,其机制可能与激活TLR2有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薏芽健脾凝胶幼龄大鼠的一般毒理学研究
    刘欢, 袁慧, 尹晶晶, 刘梦雅, 秦秀军, 李建国
    2023, 20(4): 416-422. 
    DOI: 10.19803/j.1672-8629.20220081

    摘要 ( 51 )   PDF(1552KB) ( 69 )  
    目的 通过幼龄SD大鼠急性毒性和长期毒性试验,评价薏芽健脾凝胶的安全性和对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 急性毒性试验采用最大耐受量法,幼龄SD大鼠以最大给药量5.2 g·kg-1灌胃给药,每日2次,总给药剂量为10.4 g·kg-1,给药后严密观察大鼠的毒性反应情况。长期毒性试验采用幼龄SD大鼠200只,分为给药高(3.9 g·kg-1)、中(2.6 g·kg-1)、低(1.3 g·kg-1)剂量组和对照组,每组50只大鼠,连续给药90 d,恢复28 d,主要检查指标有体质量、摄食量、血液学、血液生化、生理发育、内分泌、神经行为学、病理等。结果 急性毒性试验幼龄SD大鼠灌胃薏芽健脾凝胶最大耐受剂量大于10.4 g·kg-1,且未见明显的毒副反应。长期毒性试验高剂量组(3.9 g·kg-1)部分指标出现一过性改变,未见与药物相关的毒性病理改变。结论 在本试验条件下,薏芽健脾凝胶对受试动物未见明显毒性反应。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法规与管理研究
    患者登记研究应用于医疗器械监管科学的实践研究与思考
    赵燕, 刘文博, 赵一飞, 李栋, 郑立佳, 宋雅娜, 赵玉娟, 董放
    2023, 20(4): 423-427. 
    DOI: 10.19803/j.1672-8629.20220654

    摘要 ( 130 )   PDF(1265KB) ( 152 )  
    目的 结合我国医疗器械监管工作实际,思考我国开展患者登记主动监测实践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提出将患者登记作为监测新方法纳入监管科学实践的建议。方法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分析国内外开展的患者登记研究实例,阐述患者登记作为主动监测方法在高风险植入类医疗器械监管决策中的应用。结果 患者登记作为一种重要的真实世界数据来源,已经成为获取高风险植入类医疗器械产品真实世界证据的重要工具和方法,为各国监管决策提供关键证据。结论 为主动适应医疗器械产业特点和全球化发展趋势,借鉴国外经验,建议将患者登记作为一种主动监测新工具纳入我国医疗器械监管科学实践。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特殊或重大疾病零售药店开展药物警戒活动的思考
    霍佩琼, 郑鹏, 苏振浩
    2023, 20(4): 428-432. 
    DOI: 10.19803/j.1672-8629.20220591

    摘要 ( 179 )   PDF(1244KB) ( 188 )  
    目的 探讨特殊或重大疾病零售药店(简称“DTP药房”)如何开展药物警戒活动,为其建设药物警戒体系提供帮助。方法 通过实地调研与文献资料分析,梳理DTP药房开展药物警戒活动的特性、面临问题和解决路径。结果 DTP药房开展药物警戒活动具有必然性、特有性、代表性及便利性,但面临从业人员专业能力不足、患者信任度低、药物警戒联动机制不健全以及缺乏针对性法律法规和指南等问题。结论 应强化DTP药房的药物警戒人才队伍建设,通过专业服务和品牌塑造提高患者信任度,健全药物警戒联动机制以及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指南。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安全与合理用药
    头痛宁胶囊治疗慢性头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Meta分析
    苏鑫鑫, 吕健, 谢雁鸣
    2023, 20(4): 433-440. 
    DOI: 10.19803/j.1672-8629.20211045

    摘要 ( 117 )   PDF(1502KB) ( 111 )  
    目的 对头痛宁胶囊治疗慢性头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系统评价。方法 系统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网、SinoMed、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linical-Trials.gov数据库,筛选出发表时间为文献数据库自建库起至2021年4月30日的头痛宁胶囊治疗慢性头痛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RCT)全部文献,并根据Cochrane Handbook 5.1评价标准工具和RevMan 5.3软件对最终纳入的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全部纳入Meta分析9项研究,总样本量886例,试验组450例,对照组436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去掉异质性较差的文献,有效性分析:头痛宁胶囊联合常规治疗(conventional treatment, CT)在慢性头痛的头痛程度评分方面优于单用常规治疗(MD=-0.91,95%CI[-1.19,-0.63],P<0.000 01);头痛宁胶囊联合常规治疗在慢性头痛持续时间方面优于常规治疗(MD=-2.32,95%CI[-3.86,-0.79],P=0.003);头痛宁胶囊联合常规治疗在慢性头痛的显效率方面优于单用常规治疗(RR=2.55,95%CI[1.96,3.30],P<0.000 01);头痛宁胶囊治疗在慢性头痛的显效率方面优于单用常规治疗(RR=1.24,95%CI[1.02,1.50],P=0.03);安全性方面,头痛宁胶囊的不良反应包括胸闷、头晕、胃肠反应、胃部不适、头昏及口干,试验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基于现有数据和方法,头痛宁胶囊单用或联合常规治疗对慢性头痛的头痛评分、头痛发作次数、头痛持续时间、显效率方面均优于常规治疗,临床疗效明确。暂未发现头痛宁胶囊的严重不良反应,且未发现其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可为临床实践提供循证医学证据,对进一步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医疗机构信息系统的卡培他滨致手足综合征不良反应主动监测
    郑宇静, 赵紫楠, 金鹏飞, 赵飞, 胡欣, 张亚同
    2023, 20(4): 441-443. 
    DOI: 10.19803/j.1672-8629.20220007

    摘要 ( 147 )   PDF(1147KB) ( 101 )  
    目的 探索卡培他滨致手足综合征主动监测方法。方法 对2020年10月1日至2021年9月30日北京医院住院并使用卡培他滨的患者进行回顾性风险信号挖掘。对可疑卡培他滨致手足综合征病例进行人工因果关系评价与筛选,并对获得的卡培他滨致手足综合征阳性病例的临床特点、治疗药物、处理及转归进行分析。结果 设定时间内共有257例住院患者使用了卡培他滨,经主动监测系统的信号挖掘,检出35例患者存在手足综合征的风险信号。通过人工筛选及因果关系评价,最终得到卡培他滨致相关性药源性手足综合征患者14例。卡培他滨致手足综合征发生率为5.45%,主动监测系统识别正确率为40.0%。结论 主动监测可有效提高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敏感性,早期发现轻症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89例单克隆抗体抗肿瘤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罗世书, 屈杰, 周楠, 徐翠香, 刘屹, 张丽洁, 王建华
    2023, 20(4): 444-448. 
    DOI: 10.19803/j.1672-8629.20210679

    摘要 ( 205 )   PDF(1272KB) ( 176 )  
    目的 分析单克隆抗体类抗肿瘤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一般规律和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陕西省2016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上报至陕西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的289例单抗类抗肿瘤ADR报告,从性别、年龄、给药途径、药品种类、临床转归和ADR的临床表现进行分析。结果 收集的ADR报告中共涉及5种抗肿瘤药,ADR发生主要以40岁以上人群居多(92.04%),女性人数大于男性。在289例ADR报告中临床表现为309例次,以血液系统最为常见,其次为消化系统、全身性系统、皮肤及其附件损伤。不同的单抗类抗肿瘤药引起的ADR有相似点,即骨髓抑制均占较高比例。不同的是,贝伐珠单抗、曲妥珠单抗消化道症状出现较多;西妥昔单抗、帕妥珠单抗皮肤毒性明显;利妥昔单抗则是易出现寒战高热。5种抗肿瘤药均以静脉滴注给药为主,但仍有11例静脉推注或胸膜腔内给药。引起严重的ADR最多的是利妥昔单抗(34例),其ADR主要表现为骨髓抑制和高热。其次为贝伐珠单抗(27例),其ADR主要表现为骨髓抑制。在转归方面,痊愈和好转占86.51%。另有1例结肠癌老年女性患者使用贝伐珠单抗20 d后出现结肠穿孔,1月后死亡。结论 单抗类抗肿瘤ADR的发生与患者年龄、给药途径、药物种类等密切关联,使用存在一些特殊的用法及注意事项,使用时应注意。应充分了解患者病情以及该类药物特点,按时监测患者生理指标,以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最大程度利用单克隆抗体抗肿瘤药的优势。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文献来源的补骨脂及其制剂引起药物性肝损伤特点探析
    陈超, 朱兰, 刘丽红, 韩佳寅, 朱彦
    2023, 20(4): 449-453. 
    DOI: 10.19803/j.1672-8629.20220167

    摘要 ( 131 )   PDF(1394KB) ( 132 )  
    目的 系统分析补骨脂及其制剂导致药物性肝损伤的患者特征、临床特点、可能的危险因素、预后和转归,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网和PubMed,收集怀疑药品涉及补骨脂及其制剂的肝损伤个案报道,检索时限为1962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对文献进行筛选、提取相关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共纳入文献47篇,涉及55例患者;发病患者以女性居多,男女比例将近1 ∶2,年龄主要在21~60岁多因使用未经炮制过的补骨脂出现肝损伤;临床用药时间多在30 d以上;既往有肝病史、与有肝损伤药品联合用药时,易出现重度、致命性肝损伤;补骨脂所导致的肝损伤以肝细胞损伤型最为显著,占比近90%,且多为急性肝损伤,停药后积极治疗大多可好转。结论 女性、高龄、再激发现象、超剂量、用药时间长、使用未经炮制补骨脂者,均易出现药物性肝损伤,在临床应用时应注意随时监测肝功能,发现异常时及时停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生物信息学探讨三七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基因表达的影响
    刘洁, 刘胜伟, 任忠洋, 丁玲, 陈昶, 胡毅
    2023, 20(4): 454-459. 
    DOI: 10.19803/j.1672-8629.20220269

    摘要 ( 77 )   PDF(1683KB) ( 77 )  
    目的 基于生物信息学预测三七(Panax notoginseng)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erebr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 CIRI)可能作用靶点及其信号通路。方法 通过 GEO 数据库,获取包含大脑中动脉阻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大鼠模型组(简称“MCAO大鼠模型组”)、三七实验组大脑皮层的基因检测结果,筛选关键差异基因,然后进行GO 富集与 KEGG 通路分析,探讨三七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可能的分子机制。结果 筛选出 444个差异 mRNA,关键差异基因为Fn1、Gsk3b、Snap25等;通过KEGG富集通路分析得到20条显著通路,结合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与相关文献检索报道,关键通路为Rap1信号通路、cAMP信号通路、自噬信号通路、AMPK信号通路等,其中在MCAO大鼠模型中,三七与自噬通路的相关研究尚少;也尚未查到三七单药关于Gsk3b、Snap25靶点的研究。结论 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三七可能从抗炎、抗氧化、抗凋亡、自噬等方面发挥一定的保护作用,为三七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重庆市2015年至2020年药源性过敏性休克报告分析
    陈诚, 邓莉, 刘松青, 杜倩, 奚鑫
    2023, 20(4): 460-464. 
    DOI: 10.19803/j.1672-8629.20220570

    摘要 ( 226 )   PDF(1270KB) ( 211 )  
    目的 研究药源性过敏性休克的发生规律及临床特点,为临床防范严重药物过敏反应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重庆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2015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过敏性休克不良反应报告的患者基本信息、过敏性休克发生时间、涉及药物、涉及给药途径、转归及死亡病例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药源性过敏性休克在60岁及以上老年人群中发生率更高;超过75%的病例发生在给药30 min内;静脉用药发生率最高(85.56%);引发过敏性休克前5位的药品类别依次为抗感染药物(48.80%)、中药注射剂(9.62%)、神经系统药物(8.37%)、消化系统药物(5.49%)及维生素类、电解质、酸碱平衡和营养药物(4.43%)。引发过敏性休克前5位的药品为头孢曲松钠、左氧氟沙星、青霉素钠、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及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均为抗菌药物。结论 多种药物均可能引发过敏性休克,且往往发生迅速。临床应进一步加强对静脉用药的监测与管理,特别是中老年人群;加强抗感染药物、中药注射剂等的合理使用;密切观察用药反应,及时识别过敏性休克的发生并做好抢救准备,以降低过敏性休克导致严重后果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他克莫司胶囊致儿童肾移植术后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1例分析
    张志琪, 郭明星, 徐烨, 张健, 林俊, 崔向丽
    2023, 20(4): 465-468. 
    DOI: 10.19803/j.1672-8629.20220643

    摘要 ( 97 )   PDF(1147KB) ( 152 )  
    目的 提高对儿童实体器官移植(SOT)术后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PLS)的认识,探讨临床治疗方案。方法 分析1例患儿肾移植术后服用他克莫司致RPLS的临床资料,查阅国内外相关案例报道,回顾RPLS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案和预后。结果 RPLS与他克莫司浓度过高有关,主要表现为神经系统症状伴或不伴高血压,治疗方法以降血压、抗癫痫和调整免疫抑制剂为主,多数患儿数周内可恢复,小部分会遗留神经功能障碍甚至死亡。结论 应注意监测SOT术后患儿免疫抑制剂血药浓度,并关注神经系统症状和血压水平。早期识别RPLS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可改善预后。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注射用伏立康唑致自杀倾向与感觉异常1例分析
    胡碧原, 汪静, 郑微旗, 胡宏平, 陈泳伍
    2023, 20(4): 469-472. 
    DOI: 10.19803/j.1672-8629.20220533

    摘要 ( 148 )   PDF(1226KB) ( 141 )  
    目的 分析伏立康唑致自杀倾向与感觉异常不良反应的原因及相关文献复习,为其安全使用提供参考。方法 分析1例肺部感染患者使用注射用伏立康唑治疗后出现自杀倾向同时伴有痛觉消失与味觉异常的病例,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结合监测患者伏立康唑的谷浓度和CYP2C19基因型及相关指标,分析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结果 患者CYP2C19基因型为快代谢型,伏立康唑谷浓度为5.12 mg·L-1。伏立康唑致自杀倾向与感觉异常不良反应的原因与肝功能、炎性指标及白蛋白情况等因素相关。结论 高龄患者使用伏立康唑时应尽早监测血清药浓度和测定代谢酶基因类型,密切监测肝功能、炎性指标及营养情况,及时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以避免伏立康唑导致的精神-神经系统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
    中药毒性预测研究进展与思考
    沈磐, 孙德志, 周维, 高月
    2023, 20(4): 473-479. 
    DOI: 10.19803/j.1672-8629.20220255

    摘要 ( 235 )   PDF(1333KB) ( 223 )  
    目的 了解中药毒性预测研究现状,为全面深入认识中药毒性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文献检索和阅读,对近年来有关中药毒性预测思路和方法进行梳理、归纳和总结。结果 根据不同的预测理念,中药毒性预测方法大致可分为3类:基于定量结构-活性关系、网络毒理学及传统中药药性理论的中药毒性预测方法,对中药毒性预测的发展及其在临床用药的指导作用提出了展望,提出“基于多元层面的中药全成分组复合毒性效应网络”的中药毒性预测理念,期望实现一体化中药毒性完整预测,有助于中药毒性的系统性研究和应用,为进一步认识中药毒性预测提供了思路。结论 现有的中药毒性预测方法能够为“有毒”中药无毒用药方案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对临床上的中药配伍减毒具有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警戒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