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杨旭云, 孙阳, 田春华, 胡增峣. 新时代国家药物警戒管理体系建设思考[J]. 中国药物警戒, 2025, 22(3): 276-281. |
[2] |
王丹, 董铎, 田春华. 我国药物警戒制度发展历程和思考[J]. 中国药物警戒, 2024, 21(7): 735-740. |
[3] |
刘洁, 张建民, 张晓朦, 刘芳, 宋远, 钟旭丽. 某院中成药说明书的儿科用药风险分析与管理思考[J]. 中国药物警戒, 2024, 21(4): 422-427. |
[4] |
袁偲偲, 王广燕, 李轶凡, 李瑞莲, 杜博冉, 冯欣. 基于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的麻精药品临床管理安全相关风险因素研究[J]. 中国药物警戒, 2023, 20(9): 1027-1030. |
[5] |
朱愿超, 张亚同, 胡欣. 老年人用药风险管理原则和措施[J]. 中国药物警戒, 2023, 20(9): 1031-1034. |
[6] |
赵燕, 李尧, 宋雅娜, 郑立佳, 李栋, 赵一飞, 卞蓉蓉, 董放. 警戒视域下开展医疗器械上市后主动监测的实践研究与思考[J]. 中国药物警戒, 2023, 20(12): 1385-1390. |
[7] |
王轶, 任经天. 苯溴马隆与药物性肝损伤的获益-风险分析和思考[J]. 中国药物警戒, 2022, 19(2): 189-192. |
[8] |
宋明月, 张冉, 武志昂. 我国药品召回质量风险管理影响因素研究[J]. 中国药物警戒, 2022, 19(10): 1087-1090. |
[9] |
李岚, 孔繁瑶, 朱盈, 沈璐. 我国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发展现状及思考[J]. 中国药物警戒, 2021, 18(9): 850-854. |
[10] |
于洪礼, 逄瑜, 邵波, 肖爱丽, 于冬梅. 我国基本药物不良反应报告与监测情况浅析[J]. 中国药物警戒, 2021, 18(8): 766-768. |
[11] |
郑明节, 程蓉, 宋海波. 我国药物警戒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J]. 中国药物警戒, 2021, 18(7): 686-688. |
[12] |
王丹, 任经天, 吴桂芝, 熊玮仪, 汤韧, 逄瑜, 樊蓉, 杨乐. 《药物警戒质量管理规范》对我国构建药物警戒制度的意义[J]. 中国药物警戒, 2021, 18(6): 501-503. |
[13] |
薛薇, 齐文渊, 刘岳, 丛端端, 刘晓慧, 李鸿艳, 王娟, 李可欣, 胡欣. 基于风险管理策略的生物等效性试验设计与实施的考量[J]. 中国药物警戒, 2020, 17(9): 549-552. |
[14] |
王丹, 任经天, 董铎, 彭丽丽, 刘巍.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十年趋势分析[J]. 中国药物警戒, 2020, 17(5): 276-283. |
[15] |
杨悦. 我国药物警戒制度实施与ICH药物警戒指导原则转化适用[J]. 中国药物警戒, 2020, 17(2): 65-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