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陆德, 许文艳, 刘瑾欣, 裴宇盛.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警告信中细菌内毒素问题探讨[J]. 中国药物警戒, 2024, 21(8): 857-862. |
[2] |
沈梦秋, 李明, 王佳域, 甘戈, 柳鹏程, 孙骏. 江苏省药品生产企业药物警戒工作现状抽样调查研究[J]. 中国药物警戒, 2021, 18(2): 133-137. |
[3] |
赵霞, 冷美玲, 王朋, 李馨龄, 曹璐娟, 田春华, 刘翠丽. 我国药品生产企业从医疗机构收集药品不良反应信息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 中国药物警戒, 2018, 15(11): 652-657. |
[4] |
冯红云, 吴桂芝, 范燕, 董铎. 药品生产企业在我国的上市后药品风险监测和控制现状分析[J]. 中国药物警戒, 2018, 15(1): 16-19. |
[5] |
孙骏, 黄倩倩, 甘戈, 王佳域. 药品生产企业应对药品不良事件聚集性信号的策略探讨[J]. 中国药物警戒, 2017, 14(11): 671-674. |
[6] |
彭丽丽, 范燕, 刘巍, 郭雪, 胡军. 探讨药品生产企业如何建立药物警戒体系[J]. 中国药物警戒, 2017, 14(11): 666-670. |
[7] |
李晓宇, 柴倩雯, 田德龙, 杨悦. 欧美已批药品生产变更研究[J]. 中国药物警戒, 2016, 13(8): 476-481. |
[8] |
彭丽丽,范燕,李馨龄. 浅议生产企业如何履行药品上市后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职责[J]. 中国药物警戒, 2016, 13(3): 159-161. |
[9] |
李宁, 任经天. 刍议药品生产企业如何报告个例药品不良反应[J]. 中国药物警戒, 2016, 13(2): 80-83. |
[10] |
张雪梅, 郭佳栋, 冯变玲, 杨世民. 西部地区部分省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主体实证研究[J]. 中国药物警戒, 2015, 12(12): 740-743. |
[11] |
田克仁, 高菁, 缪健, 万凯化, 余超, 周鹃, 徐瑾, 李穗. 我省药品生产企业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和工作体系分析[J]. 中国药物警戒, 2014, 11(5): 285-287. |
[12] |
孙骏,魏臻,李明. 药品生产企业建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制度的现状及思考[J]. 中国药物警戒, 2014, 11(1): 8-11. |
[13] |
董铎,孙利华. 应用德尔菲法研究药品生产企业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指南[J]. 中国药物警戒, 2013, 10(9): 523-526. |
[14] |
高菁,田克仁,余超,周鹃,徐瑾,万凯化,李穗 . 基于Delphi 法的药品生产企业人员对药品安全性监测认知度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 中国药物警戒, 2013, 10(6): 344-347. |
[15] |
李文武. 浅谈药品生产企业依法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和风险管理工作的必要性[J]. 中国药物警戒, 2011, 8(11): 662-6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