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药物警戒 ›› 2023, Vol. 20 ›› Issue (6): 691-696.
DOI: 10.19803/j.1672-8629.20230073
陈亚昆1, 门鹏2, 王攀1,*
CHEN Yakun1, MEN Peng2, WANG Pan1,*
摘要: 目的 对真实世界不良事件报告数据进行挖掘,分析4种磷酸二酯酶5(PDE5)抑制剂的上市后安全性特征。方法 检索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分别收集2012年第二季度至2022第三季度以西地那非、他达拉非、伐地那非和阿伐那非为首要怀疑药物的不良事件(ADE)报告数据,并进行系统-器官分类(SOC)和首选术语(PT)标准化映射分析,根据报告比值比(ROR)法和信息成分分析(IC)法筛选出药品不良反应(ADR)的有效不相称测定信号,并对高强度信号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西地那非ADE报告27 695例、他达拉非16 683例、伐地那非718例、阿伐那非222例,4种药物ADE报告的SOC主要类型较为类似。在高强度ADR信号方面,整体信号强度(按ROR值)为西地那非>他达拉非>伐地那非,未检测出阿伐那非的有效ADR信号。其中西地那非ADR信号主要集中于生殖系统并出现多个恶性皮肤肿瘤相关ADR信号,他达拉非的恶性皮肤肿瘤相关ADR信号强度明显高于其他药物、且其大部分高强度信号尚未被说明书收载,伐地那非则主要为生殖系统疾病和眼器官疾病。结论 4种PDE5抑制剂的ADE整体分布具有一致性,但具体ADR信号特征方面存在一定差异,临床应用时应予以针对性关注,并重点建议对伐地那非和西地那非药品说明书中的ADR信息进行及时补充更新。
中图分类号: